怎么找同城快餐啊_本地同城附近200元_700元三小时不限次数品茶_全国各地可约可空降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数字化转型 >

工信部陈伟:做大做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服务“两化”深度融合

2011-05-12 19:13:00作者: 来源:

摘要工信部陈伟:做大做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服务“两化”深度融合...

陈伟: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第15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高峰论坛,刚才开幕式上我们工业和信息化部苗部长亲自出席了开幕式,杨学山副部长代表工信部做了致辞。在杨部长的致辞中间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想我们业界都要认真的领汇,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就近年来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一些情况,以及未来发展的思路和各位专家、各位企业家,以及与会的各位代表做一个交流。

一,国发18号文件实施以来,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软化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作为朝阳产业,在我们国家发展历史是非常短暂的。可以说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快速发展。这个快速发展过程中间应该说国家的政策,国家的产业政策的扶持和推动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都知道国发18号文件,也就是鼓励软件和集成电路发展的若干政策,这是在2000年发布的。18号文件的颁布给我们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政策环境,在之后各部委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行业管理制度,带来了产业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有利的推动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快速发展。

总结18号文件贯彻落实的经验,对我们产业下一步的发展,对我们更好的学习领汇四号文件,贯彻落实好四号文件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体会18号文件在以下四个方面应该说给我们重要的经验。

第一,充分发挥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明确产业发展导向,建立和完善政策体系,营造良好环境,以国家意志来支持软件产业的发展。

第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创新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构建促进产业发展的市场机制,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拓展市场空间,注重产用结合。

第三,明确和强化企业的产业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支持产学研各方围绕研发、产业、应用、服务等关键环节加强合作,推动研发成果产业化。

第四,创新驱动产业发展。通过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电子发展基金等抓手,着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结合的创新体系。把这四条归结起来就是政府主导,市场机制,企业主体,创新发展,十六个字,也请各位业界同仁看看批评指正,觉得怎么样。

经过十年的实践,国发18号文件对我国软件服务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表现在培育了一个万亿级的产业,确立了软件企业认定和软件产品的登记备案,也就是我们所说双软认定,等一系列行业规范和管理的基础性制度。我们现在说4号文件方方面面的政策落地,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就是双软的认定,什么样的企业可以享受政策的扶持,什么样的产品可以得到政策的扶持,双软认定应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的行业管理制度。培养了一支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企业家队伍,为下一步的发展壮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十一五时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十一五末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产业的发展可以说在18号文件等政策的强力推进下,在我们各行业的,我们行业各方面共同的努力下,尤其是我们业界的企业和企业家们的奋力拼搏下,应该说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产业规模突破一万亿,技术创新水平得到提高,产业结构日益优化,产业链条逐步完备,企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产业聚集效益明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当中战略性地位日益突出,我们具体讲来第一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的地位稳步提升。到2010年我们软件的核心技术服务业总收入达到1.33万亿,同比增长31%,产业规模比2001年扩大十几倍,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8%,但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比重有2001年6%,上升到2010年18%,软件企业的数量超过了3万家,从业人员有不足30万人,提高到超过300万人。产业对社会生活和生产各个领域的支撑和带动力持续增强,在国民经济中间的地位不断提升。

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应用水平能力不断提高。表现在基础软件创新方面,我们看到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以及应用系统整合不断深化,以国有大型企业为主体的基础体系初步形成,部分产品在电力、邮政等重点领域得到较好应用。在互联网应用软件,企业管理软件,财务管理软件,游戏软件,安全软件等领域的产品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应用逐步普及。适应行业特点,技术先进的工业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据中国版权?;ぶ行耐臣剖菹允荆?010年全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量达到8万件,十一五期间登记量翻了两番,平均年增速达到37%  。同时在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中间有多家软件企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大企业的培育取得新的进展。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等新业态,新模式的涌现,软件技术服务增长势头突出,特别是与网络相关的信息服务发展迅速,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和信息技术增值服务收入分别为1233和2178亿元,同比增长37.2%和44.6%,高于全行业5.9%和13.3%,两者收入之和占行业比重达到25.5%,比2001年提高18.9%。系统集成和支持服务实现收入2910亿元,同比增长31.8%,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规模不断扩大,离岸业务增长迅速,数字内容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动漫游戏,搜索服务等新兴服务领域扩张迅速。大企业日益成为产业创新和规模发展的主导力量,2010年软件收入前100家企业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2900亿元,同比增长21%,占全国收入的21.7%,实现利润553亿元,同比增长13%,百强企业的入门门槛从第一届9200万元,提高到第9届3.96亿元,排名第一各企业软件收入增长了11倍,其中软件业务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达到4家,2010年国家规划布局重点软件企业达到240家,较05年增加83家。

产业格局呈现中心城市为载体,集聚发展的态势。中国软件名城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示范带动作用和影响力快速提升。有效的促进了产业集聚发展和创新提升,产业发展聚集的势头良好。东部地区软件收入达到11949亿元,江苏、辽宁、福建、山东、四省软件收入增长超过35%,中心城市成为软件产业发展的主要聚集地,全国四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软件收入达到10643亿元,同比增长32%,占全国比重达到80%。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软件出口基地成为软件企业聚集发展的重要载体,软件业务收入和出口额占全国的比重都在50%以上。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看到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取得了重要的成绩,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们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还是一个幼稚产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占电子信息产业的比重偏低,我们说是占到18%,按2010年我们测算美国的比重是软件占到了信息产业的比重达到72%,发达国家一般占50-70%之间。从业人员数量偏少,去年从业人员超过300万,三万家企业,从这个意义上讲成绩是大的,但是我们一平均,每家企业只有100多人。业务收入不高,2009年我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的总和还不及IBM一家的收入,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我们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面临着很好的机遇和挑战。十二五时期是两化深度融合,从传统工业化道路向新兴工业化道路转变的关键时期,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的机遇,表现在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为产业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推动力。我们期待国发四号文件,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能够在我们进一步领会、宣传、贯彻落实当中开启软件和信息技术业发展的又一个黄金十年。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两化深度融合,为我们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创新空间。

全球软件技术和产业格局正在孕育着新一轮重大变革,为我国迎来创新突破的重要机遇。我们看到软件产业发展呈现出网络化、服务化、平台化、智能化和融合化的发展趋势,新的技术方式正在形成,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后发国家在技术创新上实现追赶和跨越提供了机遇。

我们要充分发挥大国大市场的独特优势,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以网络软件为突破口,着力突破核心技术,努力抓住这一轮变革的机遇,改变我国软件产业核心关键技术长期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最后做大做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要任务。我们想十二五时期按照科学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题,主线的要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要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深化落实国发四号文件,优化发展环境,培育大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加强行业规范管理,产学研用结合,发展和提升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工业转型升级和两化深度融合服务好,围绕促进和软件技术服务业尽快变大变强,我们将着力推进以下五项工作,着力编制和好实施好十二五规划,现在编制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信息安全产业十二五规划,这已经是进入了重要的最后的论证阶段。另外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信息产业十二五规划,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互联网十二五规划等等对我们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都提出了新的期待和要求。做好这些规划,让它们和我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相互衔接,更重要的是在今年开好局,起好步,抓好贯彻落实。

着力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以培育龙头企业为抓手,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打造一批有实力和有影响力,行业领先企业,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树立重点行业,确定每一个行业的龙头企业与世界级同台竞技为目标,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目标。以软件收入前100家企业的管理为抓手,树立行业典范,总结推广企业经验,带动更多的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完善产业链,提升行业综合能力。

着力提升创新能力。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电子发展基金等项目为抓手,支持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创新体系,加强和系统带动,进一步加大中间件等在电子政务和国家电网的重要行业的推广。

着力培育可持续的发展能力。我们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构建在以政产学研用有机结合,支撑发展的模式上。

着力完善行业规范,进一步健全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维护市场秩序和权益,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双软认证,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的行业管理工作,完成知识产权专项行动任务,推进软件正版化,依法打击各种滥用知识产权,限制竞争的行为,规范行业竞争环境。这里面我们特别强调认同尊重软件的市场价值,这是我们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的基石,我想这一点是我们业界都应该共同来努力推进的。

十二五时期是做大做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关键时期,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想我们愿意和业界各位同仁共同携手,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做出不懈的努力,谢谢大家。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