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找同城快餐啊_本地同城附近200元_700元三小时不限次数品茶_全国各地可约可空降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数字化转型 >

金蝶奉继承:发展中间件,实现自主创新的产业整合

2011-05-12 19:41:00作者: 来源:

摘要金蝶奉继承:发展中间件,实现自主创新的产业整合...

奉继承:各位来宾、尊敬的陈司长,大家上午好,我今天给各位报告的题目是发展中间件,实现自主创新的产业整合。刚才前面院士还有各位领导都谈到了,在目前包括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地球,应该说在目前我们这个产业发展处于关键的转型的阶段。我们现在一切都在发生变化,软件技术和应用的模式,以及我们的产业也在走向新的融合。IT产业发展到今天,应该说从最初的计算机产业,后来硬件软件分离,软件不断的细化,到今天我们从计算机、软件、服务等等,这种产业细分不断得到加强,但是我们现在看到随着云计算新的技术发展起来以后,我们这个产业又走向一个新的融合阶段。而且技术也在走向新的融合,现在我们手机,iphone出来以后为什么大家很喜欢,某种程度上把通信、娱乐、互联网,我们商务处理等等一系列的功能,都整合在一起,突破通讯产业、软件产业和服务产业之间的界限,而且现在个人的计算,企业计算,电子商务等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可能也在融合。我昨天来会议之前,昨天晚上跟一个央企CIO在交流的时候,他提到,说你们金蝶搞管理软件的做的比较好,但是你看看现在我们传统的操作软件的终端,你应该学习一下iphone,学习一下游戏。他为什么有这种需求?我想这个产业在发生很多的改变,而这些改变应该说已经深深的影响我们每一个人。而且我们看看国外的主要的巨头,现在产业之间的整合会越来越明显,包括我们最近甲骨文一系列的并购,也在整合,IBM在也在整合,他收购一系列中间件公司,在强化中间件产业。前面SAP介绍说,他们也在进行大量的新的中间件也好,云计算的方向去发展。

我们金蝶也是走这样一条相同的道路,从最早做财务软件,做ERP软件,到后来我们也认为我们这个产业链需要有深度的整合,于是我们发展了中间件,基础软件,到现在我们也发展我们的电子商务,云的服务等等。众多的新的技术里面,世界在变化,但是总有一些不变,总有一些变化的本质的地方。在软件技术里面我们发现,包括现在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的整合,比如说计算,给我们提了新的课题,我也只是分析一下云计算,我们更多的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一种新的技术的表现形式,我们的应用模式在发生改变,我们的新的软件研发的方式和新的软件的架构应该也会影响。但是在这些众多影响技术里面,我们也一直认为,到不是我做中间件,我觉得中间件在这里面起了很大的作用,我等一下会介绍到。我今天想着重介绍一下怎么样通过中间件的发展来整合我们国内的自主创新的产业,来形成我们的自主创新的体系。因为我认为现在的信息化渗透到米一个角落,通过互联网和云计算以后,无论在传感网,通信网,数据网,还有智能系统应用里面,我们通俗来看,其实这么多的变化里面,计算机变化还不是特别大,还是那个计算机,操作系统应用。我们怎么样实现互联互通,实现新的软件服务的模式呢?实际上这里面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推手,就是中间件技术,这可能是甲骨文、SAP等新的技术里面,新的软件技术投资里面,中间件占了核心的主导地位也是这样原因。

大家现在谈的比较多的云计算,我感觉大家更多的可能是从一些新的商业模式的角度去探讨。但是我们来看云计算其实在一些关键的技术里面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挑战,比如说我们在基础设施这方面,我们不在追求更大,更快,更强,我们可以通过很多的中低端的PC服务去聚合,形成更大的计算能力,也可以达到大型计算机的性能。我们讲移动终端,为什么这么火呢,某种程度上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一种体验,他的计算能力比我们的台式机,比我们手提电脑要降低了很多,但是为什么它反而更加的普及到我们每一个人,实际上可能有一个更好的体验,更友好的一个操作模式。我想如果我们终端越简单,那意味着这个复杂性去哪里了呢?我想这个复杂性一定去了后台,一个越简单的前台,一个越简单的终端意味着越复杂的后台,因为这个世界是平衡的,没有说一下子变成很简单的可以实现很多的东西,复杂的后台在哪里呢?上午怀院士也讲到了,在新的云计算的操作系统出台,我们实际上对新的技术的理解里面有一点,因为我从一个做企业计算研发的创新型公司来看,我们实际上在云大规模应用到国计民生的企业计算的时候,我们发现实际上这个挑战远远不止我们现在看到的。比如说现在讲大规模的数据处理问题,他们会说谷歌等等一系列案例,实际上这里面数据有一个很经典的特点是什么呢?他们所有的数据虽然量很大,但是数据都是离散的,以及数据都是相对的非结构化的。但是我们在大规模的企业计算里面,比如说我们的企业的ERP应用,我们的银行的交易,他们会相互关联的,这种会给我们提出更大的挑战。包括我们怎么样把很好的虚拟化资源和服务化的计算模式,很好的结合起来。因为我们讲现在云计算就是一个服务,服务的话实际上在我们服务计算里面,我们这个服务和以前的软件和以前的组件有很大的区别,同时我们云计算也意味着我们可以不知道我们软件在哪里就可以用,这意味着我们整个软件产业走向社会化软件开发模式,这也会对我们造成更大的挑战。我认为要结合起来来看,所以现在的信息服务业或者说叫云计算产业,这是产业商业模式和技术融合双方结合产生共振以后形成的新的模式。

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中间件是有责任,也是有很好的机遇去在这个自主创新里面产生我们的价值。因为中间件在企业计算领域实际上发展近十年来的软件技术的发展,集中在中间件领域里面。它牵扯到我们所有软件怎么样快速开发,快速构建,怎么样灵活的部署,现在灵活的部署已经提出新的要求,要虚拟化部署到云的平台上,一个虚拟化资源上面,包括怎么样可靠的运行。特别是在企业计算里面,相对于个人计算来说要求更好,比如说我们玩个游戏,我们QQ聊天是可以出现错误的,连不上网或者数据丢了,这个影响还不是那么显著,但是我们在企业计算里面财务数据丢了,我们资金交易出问题,我们银行交易出了问题,这个可靠性,特别是在大规模云计算上面我们要提供这种服务,实际上对可靠的运行,还有高效的管理,实际上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同时还有一个问题,现在信息化发展到这个阶段,无论是政务信息化还是企业信息化,还是电子商务,实际上我们也面临着一个,我们应用很多,系统很多,数据很多,多了以后没有有效的管理和集成,这也被淹没在知识的海洋里,就等于没有应用和数据。怎么样把这些应用进行整合,进行有效的实现互联互通,这个在中间件发展里面也是有效的解决方案。

我想未来云计算也是一样的,云计算现在经常讲SAAS,IAAS,这些分法某种程度上是从商业模式的角度去分的,但是如果从的应用模式,软件的架构来去看,这三个分法不完整,或者说没有深刻的把握我们从软件技术、软件架构的角度上一些本质,我把一些技术细分,从架构和平台,以及软件产业本身的角度来看,我认为应该把技术细分,首先我们说应用要服务化,这是一个基础的入口点。为什么现在云计算比较虚,我想国外也差不多是这样,国内云计算落地的东西还不是很多。为什么呢?主要是应用的缺乏,我们实际上在应用驱动上有一些问题,真正在云上有应用,我们要把应用服务化,服务最终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在全球方面形成一个社会网络,这应该要从一个标准的构建化的方式来重构我们的软件应用模式,构建是需要我们新的平台来支撑。当然现在平台更多的谈到虚拟化,而我们现在讲的虚拟化更多的是讲硬件资源的虚拟化。我们也忽略了一点,中间件实现了数据应用的虚拟化,这个也是我们真正的把软件,因为最重要通过云的平台,通过互联网能够为社会创造一个价值,它一定是仅仅的把硬件资源进行虚拟化还是不够的,要把我们的数据,我们的应用,我们的流程进行虚拟化以后,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非常方便的对社会提供服务,我想这就是走向我们应用真正的,我们云计算不在是建机房,而是提供应用,提供数据服务的必须要跨过的步骤。

我认为在新的互联网或者叫云计算时代,这个软件体系架构里面,中间件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刚才怀院士也讲了一个图,讲到一个新型操作系统,或者叫做新型互联网操作系统。这个操作系统又不是传统的操作系统,这究竟是什么呢?实际上我分析了一下,实际上某种程度上就是中间件很自然的发展,操作系统管理我们的硬件,我们现在讲很多的虚拟化,硬件资源的虚拟化也讲到操作系统这个层面,而我们中间件是通过资源的虚拟,通过组件的服务来屏蔽操作系统,现在又把操作系统进行虚拟化,通过可靠销售有动态的弹性计算,来实现真正网络上的应用,同时我们通过业务对象的交换数据的服务,把数据进行虚拟化,把数据进行抽象,把数据进行服务可以对外提供。

所以中间件通过以组件在分布式的应有环节下来提供这种服务的新的应用,其实这不就是云的应用模式吗,这不就是云的操作系统吗,他为应用软件提供了应用服务。所以我们认为中间件在基础软件产业里面为什么非常重要呢?它本质上就是对操作系统,对数据库,对数据,对网络,对应用进行抽象,为什么我们的业务服务提供构建的服务的平台。

我们同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们也可以看到计算机硬件资源的发展,实际上也面临着新的技术壁垒,比如说早期大型机到今天的产业本质,我们现在目前的网络应用的形势,一个因特尔的CPU,加一个Windows的操作系统,连到一个互联网上或者连到一个企业的局域网上,我们看到后台是IBM小型机,甲骨文的操作系统,SAP的应用等等。苹果的模式在云的时代面临冲击,当然第一个冲击不是来自中国,而是来自美国的谷歌,苹果某种程度上对我们带来什么样启示呢?苹果的手机所应用的模式是没有因特尔的CPU,没有Windows的操作系统的世界。我们也回想看看我们这么多年,我们国产的自主创新的基础软件的发展历程,我们应该说受到很大的启发。以前我们是站在人家的商业模式下面,我们去追赶,因为别人有一个操作系统,有一个Windows,我也要做一个国产的操作系统跟Windows竞争。我也有一个因特尔CPU,我要做一个国产的CPU,国外有一个数据库我也做一个数据库,国外有一个中间件,我要做一个中间件,这种创新的模式可能会面临难度非常大。我想云计算,以及新的产业模式和新的技术模式的情况下,我想对我们做这种国产自主创新或者国产应用创新的软件企业来说,我认为需要有新的商业模式或者新的技术架构的模式。我们可以通过发展我们自己的软件架构,软件技术模式,软件应用模式的核心技术,来改变我们一个新的业务模式。特别是在云计算时代,为什么大家特别重视,我想这正是不仅仅是一个新的商业模式,也是改变我们自主创新的一个新的发展思路。比如说我们现在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平台,运行在我们国产的CPU、服务器基础上来支持我们国产的云的应用。而我们前端是可以通过一个非常简单的,不需要Windows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智能终端来访问应用,这样可以把国内的基础软件也好,应用软件企业整合起来,实际上我们可以做出这样一个新的应用模式。这里面实际上牵扯到有一个很大的技术突破点,我们中间实现前后端互联互通,实现我们资源和应用管理的平台。我认为这个平台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中间件,所以我们在这一块也做了一些探索,做了一些研究,我们希望在我们已有的中间件基础上,在核心的中间件基础上,我们通过向下的融合,比如说融合我们国产的操作系统,我们新的CPU,曙光的服务器等等,向上可以跟我们国内大量的金蝶、东软、用友,这些重要的应用领域的软件整合成一个统一的平台,同时我们在一些新的物联网领域里面,可以构建出这样一个方案出来。

金蝶一直在做中间件,中间件从技术和产业角度来说是承上启下带动的作用,我们在这一块上希望能够抓住云计算这样一个产业的机遇,来实现我们的自主创新的新的软件平台。这个新的软件平台我们包括了应用的支撑系统,这个支撑系统包括支持资源的虚拟化,而且要加上计算的服务化,只有把资源的虚拟化和计算的服务化集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云的平台。现在很多讲的比较多的是资源的虚拟化,但是我们对计算的服务化需要更大的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计算的服务化某种程度上是软件的实现。

第二,我们是一种新的软件开发的平台,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可以通过服务的方式,通过组合的方式,这个软件可以不受你运行环境的影响,可以虚拟化部署到我们的无论是企业私有云还是公有云上,这是一个新的软件构建的方式。

当然还有云的管理平台,包括我们的云的服务的管理,服务的注册,服务的安全,服务的生命周期的管理。实际上这个都是需要我们真正的把云的应用作为非常重要的保障。我想如果没有这种服务的管理的支撑,我想云计算中心就是一个大机房,我们怎么样把很大的机房的基础设施,变成可以用的服务,我们在这里面也做了一些工作,整合了一些平台。我们首先在国外的因特尔MD平台上做了一些研发,目前也移植到支持国产的龙芯,支持曙光,天河,浪潮等等国产的服务器上。这样的话可以解决一个资源的聚合,通过我们虚拟化以后,然后把资源聚合成更大的计算平台,哪怕我们性能比较低,我们单机性能会比较低,但是有更好的软件平台来整合我们计算能力,也可以达到小型机或者大型机计算能力,这可以有效弥补我们基础产业在整个大规模的企业计算里面的一些不足,同时我们也可以把我们现在主流的电子政务的行业信息化的个人的一些应用,以及云上的SAAS应用,可以运行在我们国产的主流的平台上。因为通过我们这个平台以后,我们这是基于开放的标准的系统,这样可以把我们的应用跟我们的硬件基础产业有效的整合起来。这里面我们整合了一些操作系统的技术,中间件的一些技术,服务管理的一些技术,来形成一个共用的技术平台,我想这个你叫中间件也可以,你是说这是一个云的操作系统,或者网络化互联网操作系也可以,这就是一个新的计算平台。我们这个计算平台也是通过这么多年的探索,我想随着我们这个产业的整合,自主创新之间的融合,我们会找到一个新的发展思路,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核高基在这一块给了很大的支持,我们也在不断的探索,应该说我们从早期的模仿、跟踪、学习国外的主要的标杆,IBM、甲骨文、SUN等等,我们逐渐开始在做一些可以自主创新的地方,可以结合我们自己的产业状况,我们国内的应用状况来做一些自己的创新型的东西。

特别是中间件产业更需要应用、服务这个产业,以及我们基础的操作系统也好,数据库也好,硬件也好的支持,同时我们也自己认为可以很好的整合这个产业的黏合剂,因为我们就是一个中间件,我们就是做互联互通的事情,所以我们希望通过我们一起努力在这个新的云计算时代我们把自主创新的技术也好,商业模式也好,我们的产业也好进行整合,来实现我们真正的自主创新的成功,我相信我们会有这一天的。谢谢大家。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