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数字化转型 >
东财大校长李维安:揭秘中国上市公司怎么越搞越差
摘要2011年夏季达沃斯论坛9月14日至16日在大连举行。本届论坛主题是“关注增长质量,掌控经济格局”。作为中国最大的财经门户网站,和讯网联合国内顶尖学者与企业家于9月13日下午在东北财经大学举办主题为“变局下的中国策”的达沃斯和讯之夜论坛。东北财经大学校长李维安在接受和...
2011年夏季达沃斯论坛9月14日至16日在大连举行。本届论坛主题是“关注增长质量,掌控经济格局”。作为中国最大的财经门户网站,和讯网联合国内顶尖学者与企业家于9月13日下午在东北财经大学举办主题为“变局下的中国策”的达沃斯和讯之夜论坛。东北财经大学校长李维安在接受和讯网访谈时指出,金融?;氖抵适枪局卫矸缦盏睦刍?。金融机构本应是为实体经济服务,它现在转成自己玩自己。有人说中国上市公司怎么越搞越差,实际上是中国上市公司往国际标准接轨,标准越来越严格。
李维安强调,公司治理是一个过程,而我们现在把治理看作是应付上市达标一次性行为。百年老店越来越少,这就是治理风险。央企国企负责人短期的任期,怎么出现百年老店?
以下为访谈实录:
1.公司治理是一个过程,而我们现在把治理看作是一次性行为
和讯网:首先感谢李校长接受和讯网的访谈,您刚才在发言的时候其实也讲到目前的经济形势之下,中国企业最需要是走出去,但是走出去面临最大的风险就是公司治理的风险,其实从今年以来有很多问题也体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尤其是很多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受到很多美国机构的质疑,问题就在于您为什么觉得治理风险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最大的风险呢?
李维安:我们走出去成为海外的上市公司,那么投资者与监管部门,实际上最关注的问责要求的那就是治理问题,而我们和国外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我们搞现代公司、现代治理年限很短,海外都搞了很长时间了,我们搞现代公司有几年就上市,但是制度上要一视同仁,所以这里面就有一个反差了。
另外一点,海外上市公司在治理上,我们要求的是投资者是上帝,那么原来搞市场经济,顾客是上帝,这个学的很好了。但是你转到投资者是上帝,如果你投资者不满意,他要提出诉讼,要对你用脚投票,包括监管部门也要在这方面做。你看从纳斯达克这些公司,包括穆迪有一些评级公司对我们指出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财务披露不真实、治理问题,集中到我们的海外上市公司这是一个很重要问题。
另外一个,我们老是讲实际上现在要树立公司治理是一个过程的观点,就是一个公司你就要搞治理,我们现在把治理看作是一次性行为,我们上市达标了行了,放下了。管理是一个过程,治理也是一个过程,你说我哪天能搞好了,不行,所以我们就有一个反差,觉得完了已经弄好上市了,不注意这些问题了,然后容易出现问题。它有一个过程,它的风险就可以累计,现在没有问题,披露说我不正确,只要审过了但是将来可以倒出来,一样是这个问题。
和讯网:意识上不健全的地方,这是不是普遍存在的现状或者一个问题呢?把公司治理作为一次性的一个问题。
李维安:在认识上我们有这种普遍的缺陷,当然在具体做法有的公司有不同的情况。
和讯网:您讲这是最大的风险,这个风险如果不控制的话,它的危害是什么呢?
李维安:我们就看出来了,实际上人家有些机构或者说对你的监督就会从这儿入手,有一些借壳上市到海外、纳斯达克,有些问题可以临时帮你包装完了,上市完了溢价拿到了。反过来或者直接或者间接做空你,这不就有问题了。很多公司如果严重的话,那就受到致命的危险,或者退市或者被投资者抛弃。我们也可以说有的人是有意或者无意,不管怎么样你是存在这个问题,他不提出来别人会提出来。
2.中国上市公司怎么越搞越差,实际上往国际标准接轨,就是标准越来越严格
和讯网:但是从公司主业发展角度上来讲,其实接受美国证券市场的监管,其实对于公司长远发展是有好处的?但是好多公司好像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李维安:对,我们说从长期来看是有好处的,但是短期我们要适应。因为我们国家的公司实际上难在哪儿?至少在公司治理有三重标准:一个是国际标准,海外上市公司的要求;有的异地上市,国内到A股上市,国内的标准;还有一个我们现在通行国企、民企的潜规则。所以现在难在这儿,这是几重。当然一个趋势还是往国际标准接轨,所以有的说中国上市公司怎么越搞越差,不是它是倒逼过来的,你得有上市公司,因此你往国际标准接轨,就是标准越来越要求严格,包括我们上市公司的要求,对治理要求不断的完善,还不是说它越做越差,而是说标准。所以说这个要求对我们压力就很大。因此对这个问题我们提出一个治理落差问题,走出去有一个治理落差问题,为什么我们出去收购到非洲国家好一些,到英美国家就落后一点,这就看有一个治理落差问题。
和讯网:这个落差大吗?还是说在相对一个时间段之内我们能看到这个之间的差距会越缩越小呢?
李维安:当然了这个落差还是比较大的,但是你逐渐的适应那就逐渐的完善。举个例子,我们搞治理的,第一步是治理结构,你架子搭起来了,你有董事会、股东会人家有的你都有了,但是你运作怎么样?所以我们第二步治理机制搞好。第三步治理的有效性,举个例子,成立提名委员会,真正提没提名;审计委员会你对报表披露的把关真正做没做到,这就是逐渐有一个过程。
3.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实质是企业治理问题
和讯网:其实我们也看到很多问题,但是我们也看到我们的公司每天有在一点点的进步。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今年达沃斯的主题是“关注经济增长质量,掌握经济全局”,这个其实我们比较关注增长质量,您是怎么样理解今年达沃斯主题这个口号的呢?
李维安:我觉得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个方面,从全球治理这个角度,你经济增长的目的不能把世界的经济鸿沟越搞越大,包括数字鸿沟,而是在财富的配置上,在经济的发展上,应该是普遍受惠,这是从全球治理角度。第二个,我们看最近的经济的衰退等等,根源于金融危机,而金融危机大家反思,从人贪婪的本性到衍生品的泛滥,一家金融机构出问题,两家这么多出问题,甚至把世界拖入金融?;⒕梦;纳钤?。深刻反思就认为它的治理问题,治理风险的累积。而这其中就金融企业,大公司、银行、金融机构它的目的错了,金融机构你是为实体经济服务,它现在转成自己玩自己。
和讯网:自己利益最大化。
4.转型不是调整,转型要把为生产而生产,转变为为消费而生产。
李维安:自己玩自己,包括衍生品在这儿赚了,因为这个收益大,结果玩出问题了,把世界陷入经济?;K阅阋毓菇鹑诨?,首先金融机构的目的包括它的机制要端正,从这个角度讲这就是我们从世界角度讲。
另外一个,从我们国内来讲也是两重含义。第一重,我们说经济增长的质量,包括掌控经济格局,这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和我们讲生产方式的转变结合起来,我把我们生产方式的转型千万不要搞成像以前搞的过几年调整调整,我们以前经常调整调整,调整整顿再提高又走了,这一次我说是根本性的。用我的话简单来讲,我们增长的目的由原来的为生产而生产,转变为为消费而生产。
和讯网:这句话该怎么理解?
李维安:我们现在自上而下都认为,增长的目的就是为了GDP,为了扩大生产。4万亿下来大部分投向投资生产,上大项目、上企业,扩大内需实际上是扩大投资型内需,因为你上大项目、大公司需要水泥、钢铁都是这样的。
和讯网:这种方式应该转变?
李维安:真正落实到消费的扩张、内需扩张很少,大家认为特别是政府部门认为消费了就没了,国有资产没了,我们只有再弄怎么办?形成了
生产力怎么办,只有为出口而生产,为创汇而生产,为美国人消费、欧洲人消费而生产,这就完了,这是最大的问题。香港、新加坡有的财政收入稍微一涨,马上给老百姓让大家消费一下分一分。我们的央企这么多,越来越膨胀,你的收益应该刺激消费,这个不解决,这是生产目的根本性的问题,所以光说我们模式转,转不过来。
和讯网:这是根本的问题。
5.百年老店越来越少,这就是治理风险。
李维安:这是一个。另外一个,我们经济增长的质量靠谁来做?靠企业。这个得落实吧,宏观我调,调来调谁做?造血靠谁做?靠企业,不是光宏观上调出来的,企业得给你支撑起来。那我们的企业现在在治理上面临两大问题,第一个企业的生产目的是干什么的,我们讲企业社会责任,你企业为什么要存在,这是最基本的。我们现在有的讲社会责任,就把社会责任变成企业目的就是捐款、慈善,实际上你这个企业的存在,是为消费者、顾客、社会提供优质、健康、安全的产品和服务。现在我们歪了,都造假的,这是一块,社会责任为什么不制衡。
再一个,支撑企业的持续发展,我们经济增长、质量的增长是持续的,科学的。我们的企业为什么过几年就不行了,百年老店越来越少,这就是治理风险。央企国企负责人短期的任期,怎么出现百年老店?这就是在治理上要作文章,你大的决策不失误。我们在治理上为什么要体现民主,董事会一人一票,股东会一股一票,就是希望大的决策不出现失误,在管理上我们强调效率、执行力,董事会讨论的投票,CEO让你干事,你不能说讨论讨论投个票吧,把你免了,你必须干,这就是效率,因为他是重头的事。现在我们往往这一块不行,董事会都虚的,还是行政部门那个,完了,投错了,错了我们使劲干,越干越错,方向歪了,所以你明白这个道理,这就是对企业增长有质量的问题就在这儿。
再一个,公司治理讲什么?讲三要素。规则、合规、问责,这个问责必须个人问责。而我们现在行政治理它决策了不问责,集体决策、集体负责,所以投那么多,因此你的增长没有质量。GDP可以算出来了,但是没有质量,其他项目你看不出来,城市最能看出来了,拆了盖,盖了拆,这就是错了,这是最明显投资决策错。要不人家原来盖的错了,要不然你拆错了,现在不问责。所以这样把GDP搞出来了,GDP很大了,但是质量不好,我们落实到企业治理上。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