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找同城快餐啊_本地同城附近200元_700元三小时不限次数品茶_全国各地可约可空降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数字化转型 >

【原创】赛迪顾问业务总监孙会峰:云计算可能会成为N网融合的载体

2011-08-23 09:13:00作者:全振湘来源:

摘要在谈话中,孙会峰表示,在他看来,云计算是一种服务模式,它的出现和普及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而从云计算的演进趋势上看,云计算非??赡芑岢晌狽网融合的载体。...

  8月19日,浪潮集团解决方案中心总经理赵文慧、赛迪顾问业务总监孙会峰,一起做客赛迪传媒-中国信息主管网(myqry.llxgf.cn),以“普及云计算,用户要向云计算迈进”为主题与网友展开在线视频对话。在谈话中,两位专家就“云计算的本质”,“用户实施云计算的必要性”等话题进行了充分讨论;同时,他们还就目前业界对于云计算理解的种种误区和难点进行了总结,并畅想了云计算实施后可能实现的场景。

  在谈话中,孙会峰表示,在他看来,云计算是一种服务模式,它的出现和普及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而从云计算的演进趋势上看,云计算非常可能会成为N网融合的载体。

赛迪顾问业务总监 孙会峰

  云计算是什么?

  孙会峰认为,首先云计算应该是服务的一种模式,一种区别与以往IT系统应用的一个业务一套系统一套硬件的模式,技术和信息化的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社会分工会使得人们更倾向于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在信息化应用这一块也一样。云计算一定是信息化应用到一定的阶段和水平的必然产物。信息化为零时无法谈云计算,因为云计算是信息资源的共享、协同和集中,是一种更高效、更低成本的技术共享。

  用户为何要实施云计算?

  孙会峰从内外两方面谈到了用户对于云计算的需求。

  他认为,从推动云计算应用和发展的外部原因来看,无论是从政府的公共服务,还是行业企业,还是从个人和家庭都需要云计算。

  第一是政府和公共服务的领域。虽然电子政务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但现在应用的水平很难满足目前人民大众的需求:如退休工资、社保很难跨省转移,医疗信息很难跨出医院实现区域协同。这类现实需求和信息化现有水平间的矛盾导致人们需要更大范围内的共享、协同。

  第二个方面是行业和企业的需求。目前有很多大企业本身规模相当大、地域分布相当广、业务的数量众多,其信息系统非常复杂。那么,其业务间如何实现有效的协同?如何降低集团的运维成本?如何满足其业务快速拓展的需要呢?这就需要云计算。

  第三,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应用需求,个人和家庭对快速、便捷、随时在线的信息消费的需求增加,再加上支付、交易、办公等各种业务,这一切使得人们对整个网络基础设施和后台的服务支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IT服务水平和支撑的能力急需提升。

  而从企业的内部来看也需要云计算。

  首先,采用云模式不是要把传统的、现有的基础全部推倒重来,而是要兼顾己有的业务的流程、架构、设备的资源,去构建灵活的、动态的、可以弹性使用的云应用模式。

  其次,当企业快速发展变化,业务领域拓展,服务地域快速扩张时,传统的IT的服务模式便显得滞后。因为传统IT系统的部署往往需要半年甚至更长时间,而运用虚拟化和云计算的一些手段却可以让传统的IT应用方式向灵动型的IT应用模式去转型。

  最后从管理和成本上来看,随着系统越来越庞大,设备越来越多,管理成本也会随之增高,这也需要从新的思路去解决这些问题。

  如何避开云计算误区?

  孙会峰认为,云计算的实施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而非一蹴而就。因为云计算的概念诞生时间不长,它的一些应用模式及实现方式,很多人都没有很清晰的认识。再加上到现在为止,完全按照服务的理念实现的云计算的应用和示范类的工程及成功案例相对较少。所以向云计算的迈进过程,需要有一个阶段性的认识。只有随着大家不断的去探索,包括用户、解决方案提供商及其他企业不断的研发、改进、提升,云计算才会越来越为人所接受并实施落地。

  云计算能实现什么效果?

  孙会峰认为云计算将来会成为N网融合的载体,但需要一个相对长期的演进过程。原因有三。

  其一,业内对云计算应该公有还是私有尚存争论,短期来看各种形态的云都会存在。在人们尚未对公网有足够的信任,或者公网的可靠性还未达到六个九、七个九的程度时,对云的争论肯定会存在。但从长期来看,无论是私有云还是公有云,都会向公有云的趋势演变,但是其时间和周期可能要相当长,而这取决于应用的环境,如政策环境、用户习惯、云计算技术的能力等。但演进的大趋势是必然的。所以云计算的愿景会是N网融合的一个重要的载体,一个能把所有的信息都融合进去的最重要的基础设施的载体。这个载体将是一个动态的、低成本的载体。

  其二,云计算可以降低社会的运维成本,这是由于云计算的信息处理技术及手段可以作为保障。

  最后从微观个人来讲,云计算会对个人生产、生活产生便利,它能提高用户信息消费的体验,增强社会幸福感。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