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数字化转型 >
【原创】浪潮解决方案中心总经理赵文慧:云计算建设首先要做IDC和业务的咨询规划
2011-08-24 17:45:00作者:全振湘来源:
摘要浪潮的云计算服务主要有三种服务模式,在具体推进云计算落地的实践过程中有四个主要步骤。他认为,在用户信息化的过程中,信息中心地位尤为重要,它应该是企业整体信息化的架构师。...
8月16日,浪潮集团解决方案中心总经理赵文慧、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信息主任欧阳亮,一起做客赛迪传媒-中国信息主管网(myqry.llxgf.cn),就“云计算的服务模式和建设步骤”主题进行探讨,并与网友展开在线视频对话。在谈话中,两位专家对“用户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可实施云计算”、“云计算的服务模式”、“云计算的具体建设步骤”等话题进行了充分讨论。
在谈话中,赵文慧认为,用户只要是在管理、运维、业务或者其他层面有需求的,均可实施云计算。当然,不同的行业的特点不一样,所以实施云计算要从不同的业务需求来看。浪潮的行业云就融合了公共云和私有云的特点,并结合了具体行业的特点;具体的说,浪潮的云计算服务主要有三种服务模式,在具体推进云计算落地的实践过程中有四个主要步骤。他认为,在用户信息化的过程中,信息中心地位尤为重要,它应该是企业整体信息化的架构师。同时他还就如何规避云计算建设中的问题进行了五个方面的总结。
浪潮解决方案中心总经理 赵文慧
用户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可以应用云计算?
在谈到用户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使用云计算的时候,赵文慧首先强调用户应该先理解云计算的概念,才能够逐步推动云计算进程。在他看来,云计算不是一个产品,也不是一个技术,而是一个全新的服务模式。同时云计算还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IT为保障其创新本质进一步降低IT产业链的风险而进行的专业分工。未来,两化融合的越来越深,而过去的信息化建设一则规模庞大,二则信息孤岛众多,所以未来信息要发展会面临不少新的挑战。
正因为云计算是信息化一种新的部署模式和服务模式,而且它比现在的网络计算模式,更适合于未来IT的发展,更可能很好帮助解决在信息化实施过程当中的问题。所以用户才需要云计算。这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个层面是大管理的层面来看,可以实现绿色环保节能。这主要是因为可以通过虚拟化技术及应用的整合以减少设备,减少能耗的消耗。
第二个层面是从产业结构的调整来看。“十二五”期间,中央政府在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也涉及到节能环保问题,云计算是一种很好的产业模式。
第三是微观管理层面来看,云计算可以促进IT管理手段和管理思维更好的发挥以提升竞争力。云计算还可以促进数据中心的整合和建设。云计算更可以打通用户各业务之间的横向沟通,提升企业的部署模式。
最后是从业务运营层面来看,云计算可以使IDC或信息中心由过去的成本中心变成一个利润中心。因为云计算带来的模式改变,可以让用户降低购买成本及运维成本,同时它还能促进IT的创新。
行业云与云计算服务模式
赵文慧认为在信息化的过程中,不同的行业的特点不一样,所以实施云计算要从不同的业务需求来看。而浪潮提出的行业云更多是为了推进云计算落地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理念,它融合了公共云和私有云的特点,并结合了具体行业的特点。
不同的行业云计算建设的模式也不一样。浪潮在实施云计算落地的时候主要采用三种建设模式。
第一类为BOT模式,就是建设、运维、转移。在BOT模式里,用户不需要关心用了什么硬件软件,只需要提出需求和成本要求,而服务商建设的云计算中心能给客户提供相关服务满足其要求即可。BOT模式就是建设的模式和转移的模式。
第二类模式是BTO模式,当用户涉及到特别私密的数据不能交给第三方运维需要自己运营时,用户需要找一个专业的厂商来给做云计算建设,建设完成后转移给用户自己运维。
第三类模式是针对一些特别的行业,即用户自身具有很强的技术实力,本身就可以实施云计算,用户可将云计算所有的架构层面的内容都外包给相关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进行建设,建设完之后用户可以自己运维,自己对外服务。不过这种模式在国内市场不是很多。
云计算具体建设四步走
赵文慧介绍,浪潮实施云计算的过程当中始终坚持以降低IT风险,?;び没蹲食杀荆档陀没蹲食杀?,提高其效率的原则。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一般分四步走。
第一步做的是IDC和业务的咨询规划。即从IDC的层面来看什么样的数据中心适合用户所处的行业,如何调整业务才能进一步地促进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效益。
第二步是在用户的具体的应用当中选出一部分业务做一些试点或者实验。通过这种小规模的实验看实施云计算以后是否能够达到用户的IT预期。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只有实验才能看到云计算能给用户带来的价值并降低IT大规模实施的风险。
第三步是在实施了小规模试验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云计算的标准体系,包括运维的服务体系。这一是基于成本考虑,二是基于IT风险的考虑。相关标准体系、运维体系的制定可为用户大规模实施云计算提供一个很好的保障。
第四步是在前三步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的推广,通过云计算数据中心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
就浪潮而言,在具体的推动的过程当中,首先是帮助用户去理解云计算,理解信息化是什么。第二是针对不同的行业给行业用户提供整体运计算的解决方案,通过专业的服务帮助其解决规划和架构的事宜,并积极跟用户沟通看设备适合其业务特点,不断地优化和调整,逐步地通过小规模的实践来推动云的落地。最后是不管从基础架构层,还是从开发平台层,甚至于应用的结果层,浪潮都能够真正为用户信息化提供自主可控的相关云计算的装备、产品、解决方案和应用的建设服务。
如何规避云计算建设中的问题
赵文慧:在云计算的建设过程当中,针对用户业务、数据中心或者是信息中心的咨询应该是站在第一位的,这是资源的保障,是顶层设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用户可能碰到的问题包括误解可总结为五个方面。
第一是对信息化的理解,如果说把信息化定位为企业发展中的一种辅助手段,那么云计算实施得再好可能对企业的价值也不大。但如果把信息化定位为推动或拉动为企业快速发展的力量,那实施云计算才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帮助。
第二是定位是否清晰。只有定位清晰了才能推进云计算的实施,即专业的产品、专业的技术都由专业的厂商提供。但现在的IT服务中心,表面上看有点错位,往往是信息中心做了运维的事,规划的、架构的可能由厂商来做的;需求的提出由业务部门来设计的,这是一个错位的状态。
第三个问题信息化是一把手的工程,但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的障碍却来源于行政管理,来源于用户部门间的利益的划分。只有一把手能够重视云计算,重视信息化的发展,才能够保证云计算更好的落实。
第四个问题有用户在实施云计算时认为可“一朵云走天下”,把所有的业务都套在云上。
最后是在实施的过程只关心云架构不关心业务。这是普遍的现象。但实际上,架构应该为适应业务而生。
信息中心是企业整体信息化的架构师
赵文慧特意强调了信息中心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作用。他认为,现在中国的信息中心既做建设,又做运维、开发,结果大部分时间精力都花在了运维和管理上,很少有精力去弄IT的创新。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在他看来,信息中心首先应该是企业整体信息化的架构师,更多的应该是制定相关业务的标准,各个业务单位要做的则是提出其需求。具体IT怎么实现、怎么架构、业务部门间怎么融合,都应该由信息中心决定。这样才可以增加企业内部的横向沟通,提高企业效率。其次,信息中心应该是企业IT标准的设计师。最后,信息中心还应该是用户IT需求的提出者。只有这样,信息中心才能既把成本降下来,同时又有更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去考虑IT、业务的创新和发展。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