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数字化转型 >
谷歌考虑退出更像一场心理战
摘要以谷歌退出为契机,来审视一下我们和外企的关系问题,谈判只能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没有谁真的离不开谁。...
以谷歌退出为契机,来审视一下我们和外企的关系问题,谈判只能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没有谁真的离不开谁。
这两天的互联网真是不太平,百度被黑的第二天,谷歌选择了这个十分微妙的时机,在官方博客上发表了一篇言辞颇值得玩味的博文:谷歌要考虑退出中国。
谷歌这两年在中国,似乎受了莫大的委屈,先后经历了牌照门、偷税门、搜狗门、涉黄门、侵权门一系列波折,在官方和媒体面前承受巨大压力的同时,却越来越博得网友的同情。这次退出,看似叫屈,却更像是一场心理战―――希望谷歌能运行一个不必经过过滤的搜索引擎。特别是在百度被黑第二天,在撒娇之外,还多了点威胁的意味―――百度其实很脆弱,把我打压跑了,看你们还剩下什么。
有人说,谷歌的撤退反映出中国网络言论自由面临的困境,如果它真的退出,或许是场多输的游戏,对它自己对中国市场都没好处。但是不是因此,就一定要牺牲对搜索引擎的审查来满足谷歌?网络言论自由需要?;?但对搜索引擎的过滤更加重要。如果真的屈服于谷歌的威胁,而导致网络色情和犯罪信息的泛滥,我想,那才真是一场多输的游戏。
所以,在这场心理战的背后,我们也该重视对外企的态度问题。一直以来,为了吸引外资,我们给了外企诸多优惠条件,甚至超过对本土企业的扶植。不可否认,外资的到来,提供了众多资金、技术和就业岗位,对拉动GDP贡献不小,但深层次想想,在重视GDP的同时,我们是不是更应该重视GNP,也就是注重本国产业成熟和发展的同时,更要在乎支撑这些产业发展的是国内企业还是国外企业。否则,就是外企把GDP留在了中国,却把利润带回了本国或本地区。GDP上去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上去了,老百姓的口袋仍然鼓不起来,因为利润大头被外企拿走,本地人拿的只是一点打工钱。
雅虎悄悄地走了,现在谷歌又透露出要步其后尘的意思,很多人为外企的水土不服和GDP的消失扼腕叹息,但别忘了,外企的走或留,说到底,都是它自身的选择,也是市场的选择。在叹息时,也应欣喜地看到,是因为中国本土企业的壮大,让外企在中国市场感受到了压力,才做出走或留的决定。
我们实在不应对谷歌矫情的撒娇,以放弃自己的政策和原则做出让步。谷歌不是傻子,中国市场的利润如果足够有吸引力,它自然会在政府不让步的情况下重新思考自己的决定,而如果它真的走了,这也绝不是因过滤搜索引擎而起,只不过是谷歌觉得风险和收入不成正比。就以谷歌退出为契机,来审视一下我们和外企的关系问题吧,谈判只能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没有谁真的离不开谁。(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上一篇:足不出户 上网办理身份证挂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