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数字化转型 >
林业信息化:让每棵树都“会说话”
摘要中国电信森林火险监控预警系统为我市林业信息化奠定基石,让泉州的每棵树都“会说话”。...
中国电信森林火险监控预警系统为我市林业信息化奠定基石,让泉州的每棵树都“会说话”。
在童话和神话世界里,树都是会说话的,遇到大火等险情时,懂得主动求救。而如今,这样的神话正在我市变为现实。自从今年3月份,中国电信南安分公司与南安市林业局签订森林防火科技信息化合作建设协议后,我市的树正变得越来越“会说话”。
通过双方积极努力,南安森林防火科技信息化工程已被成功列入2010年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南安市林业局还将该工程重点纳入近五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预算超1000万元。五年内,智能烟火识别、林地火情定位、林地环境监测等智能化森林防火功能将逐步实现。
随后,其他县市区相继推进,我市科技防火信息化网络逐步建成。
森林火险预警:
“扫盲”势在必行
记者了解到,我市森林防火工作受到各级政府的普遍重视,各级护林防火组织机构健全,人员及装备也日益齐全。然而,我市在各项森林防火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均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特别是作为基层前线的县市局森林防火监控预警系统,大部分尚未建立或仅建立了少量的监控点,不可避免地存在较多盲区,无法对实际辖区范围内的林区进行有效监控,存在火灾发现迟或报警慢等现实情况,迫切需要信息化提升。
林业信息网络:
中国电信全力打造
中国电信泉州分公司作为我市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其安全、快捷的宽带网络及服务产品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有力地促进了行业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
针对我市森林防火的具体工作,中国电信泉州分公司结合自身的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提出建立森林火险监控预警系统建设初步规划,实现森林防火信息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全面提升森林火灾的综合防御和控制能力。
首现南安样本:
数百“电子护林员”上岗
针对林业局提出的如护林员管控不到位、山头监控出现盲区、缺乏统一调度能力等具体问题,中国电信首先为南安量身打造科技防火网络系统:一是建立护林员手机定位系统。为500名护林员配备GPS定位手机终端,实现巡逻执勤跟踪监控。二是建设18路长距离全球眼远程监控。三是在林业局建立森林防火监控指挥中心,对乡镇、护林员、扑火队和重点林区视频监控进行统一监测、调度。
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前,因为缺乏信息化手段,对护林员管控很难到位。如今,有了中国电信打造的科技防火网络系统,森林防火工作人员坐在监控中心,即可24小时掌握分布在辖区内100多万亩林场上的500名护林员的行踪,及时发现火情或火灾隐患,实现有效调度。”
记者了解到,该系统能实现远程自动防火监控、远程语音通信、防盗报警、视频会议、人员与车辆定位、应急通信等功能。
南安森林防火信息化项目充分运用网络信息化技术,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如南安护林员从近700名精简为500名,节省了约30%的人力。该项目作为林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典型案例,很快得到了全市各有关部门的高度肯定。
有关单位表示,今后各县市将以南安为样本,建立推广二级森林防火监控预警平台,与市防火监控指挥中心平台实现对接,实现多级监控预警网络的联合指挥调度。届时,我市林业信息化建设将在中国电信泉州分公司的全力支持下日臻成熟。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下一篇:中国数字出版业三大问题仍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