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找同城快餐啊_本地同城附近200元_700元三小时不限次数品茶_全国各地可约可空降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数字化转型 >

风险与机遇共担 合同能源管理三问

2011-04-26 01:59:00作者: 来源:

摘要自2010年开始,三大运营商加快了合同能源管理的推动步伐,大量中小节能服务商也相继涌入这一领域,对于这些节能服务公司,他们需要解决至少三个问题。 ...

  通信产业报记者 贾晓涛

  自2010年开始,三大运营商加快了合同能源管理的推动步伐,大量中小节能服务商也相继涌入这一领域,对于这些节能服务公司,他们需要解决至少三个问题。

  近来,合同能源管理(EMC)作为一种“新型”的节能减排模式,逐渐成为热点。根据来自中国通信企业协会的消息,目前在国家发改委备案的通信行业节能服务公司已达50家,没有备案的节能服务商数量至少还要增加3倍。

  自2010年开始,三大运营商加快了合同能源管理的推动步伐。据了解,去年6月,中国移动在郑州召开EMC交流研讨会;中国联通在广东、山东两地开展试点,2011年中国联通节能减排项目将重点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方式进行实施。对于确需采用固定资产投资方式实施的,必须说明原因,报集团公司批复后方可立项建设;中国电信也在部分地区开展了试点。

  所谓合同能源管理,具体是指节能服务公司与用户签订能源管理合同,为用能单位提供节能诊断、融资、改造等服务,并通过分享节能效益方式回收投资和获得合理利润。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三大运营商在合同能源管理上的积极动作是应有之义,因为对他们来说,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不仅不需要投入和承担风险,而且在合同期内与节能服务公司分享节能收益,合同实施结束后,则独享全部节能收益。

  至于合同的另外一头,传统的设备商和新兴的节能服务商,合同能源管理则意味着更大的风险。现在,他们不仅仅需要卖出设备或者顺带提供些服务就完事,还需要保证产生一定的节能效益,而且投入可能需要3-5年才能收回。

  当然,风险中同时也蕴含着更大的机遇,对于很多中小服务商,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意味着他们更有机会分一杯羹——只要他们能承担这些风险。正因为如此,自2010年以来,节能服务公司大量涌现。只是,对这些服务公司,他们需要解决至少三个问题。

  一问:融资渠道

  对合同能源管理服务提供商来说,首要问题是有没有充分的资金。毕竟,在这种模式下投资通常需要3-5年才能收回。实际上,自1998年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引入中国,近10年来这一模式之所以不愠不火,资金的匮乏是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需要先垫付资金,随着实施项目的增多,资金压力不断加大,如果没有融资支持,公司发展就会难以为继。同时,节能服务公司发展初期通常规模较小,自有资产不足,往往因为缺乏抵押物、担保物而得不到银行贷款。”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曾对媒体如此表示。

  为此,业内人士正在寻找针对节能服务公司的新融资渠道。光大银行就曾与中国通信企业协会联合举办“通信企业合同能源管理座谈会”,探讨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运作机制、控制项目执行中各方的风险,共同寻找银企合作的契机和方式。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研究员、北京信达沣绿能科技有限公司高级顾问梁猛建议,可以将贷款思路转变一下,“从谁借谁还开始改变,借的不还,还的不借,”梁猛指出,通过保理的方式,实现节能服务公司借款,运营商还钱。

  湖南大学通信节能研究所所长张英杰提出所谓EMC&P模式,P就是Porduction,将做研发、产品装备一系列产业链企业纳入,同时充当能源管理企业,“他们对中国电信业能源管理体系熟悉,对电信业的设备能耗情况熟悉,对自己产品的性能很自信,所以可以让他充当两个角色。”张英杰表示。

  梁猛还建议财政补贴不直接对项目进行投资,而是作为坏账准备金或者以贴息的方式付给银行,增加银行放贷积极性。保险公司也可以参与到合同能源管理当中,保险公司收取保费,承担节能服务公司违约风险。按照这种模式,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运营商只要将一部分电费付给银行作为还款就可以,对财务不会引起任何变化。梁猛介绍,如果上述条件都满足,“一个项目一百万,一千万流动资金,施工十个月回收期,一年可以多开108个项目,业务量翻六倍。”

  此外,未来节能服务合同可能将可以实现收益权的提前转让。北京市百瑞律师事务所贺芳律师透露,该所正在与北京环境交易所合作,为中国合同能源管理投融资交易平台设计交易流程和各种交易所需法律文件。“如果一切顺利,将为节能服务公司提供一个全新的融资渠道和平台。”采用这一方式,可以实现基于节能服务合同收益权的提前转让,转让未来收益权获得资金后再去做更多的项目,帮助解决节能服务公司做到一定数量项目后就无力继续的难题。

  二问:效果评定

  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中,节能测量及效益核算方式是关键,实际操作当中,运营商往往要求节能服务公司承诺达到一定的节能效果。“如果没有节电,我们会要求节能服务公司赔偿。”中国联通集团计划管理部综合处鲁帆处长对《通信产业报》(网)记者表示。

  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以及地方财政为节能服务公司提供的补贴,也是按照每个项目的节能效果支付,国家财政给予每吨标煤240元的补贴,而地方财政则给予每吨标煤60元到300元不等的补贴。

  因此,对于节能服务公司,如何核定最后的节能效果,是核心问题,也是最容易产生分歧的地方。中国联通在现行的几个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中,采取的方式是合同双方约定节能效果核定方式。由于项目通常要3-5年后才会结束,目前还看不出这种方式有什么弊端。不过,不少业内人士对这种方式持保留看法,“比如一台雪佛兰,我认为是你的车性能有问题,厂家说你驾驶技术问题,怎么评测?”湖南大学通信节能所所长张英杰指出,应该建立第三方评测机构,建立公平竞争机制。

  鲁帆也认同建立第三方评测机构的必要性,但他指出,现在国内在这个方面基本上还处于空白阶段,第三方评测机构普遍较小,还不成熟,公信力不强。“实际上他们这块也可能会存在道德风险。”鲁帆表示。据了解,中国联通正在郑州的中讯设计院建立评测实验室,也在和一些研究机构在积极研究计量方式,如何进行计量,为下一步推广合同能源奠定基础。

  三问:应用范围

  据了解,电信业合同能源管理目前主要集中在两块,一块是建筑物(办公楼)自身的节能,另外一块是针对现有存量资产,集中在维护侧,例如局房、基站等的改造,包括其中的恒温柜、空调等。因为这方面相对更直观,更容易测算,以节电为主。在这个方面,已经有很多中小型服务商在做。

  然而,合同能源管理想要获得更广阔的空间,还需要思考是否有可能进入网络建设领域。例如IDC的云化、物联网、大型数据中心的建设等。这方面的项目因为可以帮助加快运营商网络演进速度,节约投资、降低风险,更受运营商的关注。目前进入这一领域的设备商几乎没有,对于有进取心的节能服务商,设计在网络建设领域可行的商务模式,将帮助获取一片巨大的蓝海。反过来,则只能在竞争激烈的维护侧节能服务合同中厮杀。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