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找同城快餐啊_本地同城附近200元_700元三小时不限次数品茶_全国各地可约可空降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数字化转型 >

搭建IPv4和IPv6间的“桥梁”

2011-04-26 02:07:00作者: 来源:

摘要IPv4地址分配完毕,IPv4地址的短缺将直接导致新用户、新业务的发展受限,全球进入向IPv6过渡的关键时期。 ...

  IPv4地址分配完毕,IPv4地址的短缺将直接导致新用户、新业务的发展受限,全球进入向IPv6过渡的关键时期。

  中兴通讯承载网总工程师孔勇表示:IPv4在移动支持、地址分配管理、安全性方面的不足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家居等新业务的需要,部署IPv6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抓住两个切入点

  孔勇表示,当前引入IPv6主要有两个切入点,一个是从公众互联网业务切入,另一个是运营商尽快确定过渡技术。前者主要解决网络应用问题,后者则是让运营商如何实现快速过渡。

  据统计,全球36%的流量是由搜索引擎产生,33.5%的流量是由门户网站产生,10%多的流量是由交友网站像Facebook的网站产生。“完成这几类网站的IPv6化,就解决了网络应用的问题,这会大大推动IPv6的普及度。”孔勇认为。

  但是公众互联网业务涉及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运营商在满足IPv6接入能力的情况下,还需要推动CP/SP能够支持IPv6,共同推动IPv6的规模部署。

  对于运营商未来过渡技术的选择,“DS-Lite更适合中国运营商需求。”孔勇表示。从设备改造来说,DS—Lite一次性改造,NAT44扩展性较差,面临二次改造问题。此外,基于DS-Lite的支撑系统采用IPv6单栈,计费比较简单,对NAT44技术是要双栈计费,方案实施比较困难。

  中兴助运营商平滑过渡到IPv6

  针对向IPv6过渡的较长过程和不同的应用环境与应用阶段,中兴通讯提供独立型“桥梁”集中式部署和融合型“桥梁”分布式部署两种方案。

  网络演进初期,IPv6用户规模较小,且兼顾降低投资及网络改造风险,独立型“桥梁”集中式部署方案给予支撑。

  随着IPv6用户规模扩大,“桥梁”延伸至城域网业务边缘控制层,由BRAS增插业务单板以集成“桥梁”功能,融合型“桥梁”分布式部署方案予以支撑。

  中兴通讯ZXR10M600040G/100G平台,具备完善IPv6用户和业务管理特征,且为实现网络IPv6平滑演进,集成最为完善的IPv4/IPv6“桥梁”功能,支持多种过过渡技术,实现IPv4/IPv6业务并发承载,保证了用户业务丰富性,并基于NAT实现IPv4地址共享,缓解运营商IPv4地址短缺压力。

  孔勇表示:“中兴通讯自2001年初就组建了专业的IPv6研发团队,10年来坚持在IPv6技术领域持续投入,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栈操作系统平台、全系列IPv4/IPv6双栈数通产品,提供覆盖终端、承载网以及业务的端到端IPv6演进方案,已在欧洲高端市场以及国内市场中获得显著应用。”(尚民)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