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数字化转型 >
评论:酷6裁员拷问盛大战略架构与战略实施能力
摘要昨日,酷6被裁员工首度集体亮相面对媒体,由被裁副总裁郝志中代表宣读声明,称将联合提起法律诉讼,并要求恢复员工们在酷6网的原工作岗位。酷6高管则表示,已向80多名员工发出劳动合同解除通知书。...
昨日,酷6被裁员工首度集体亮相面对媒体,由被裁副总裁郝志中代表宣读声明,称将联合提起法律诉讼,并要求恢复员工们在酷6网的原工作岗位。酷6高管则表示,已向80多名员工发出劳动合同解除通知书。与此同时,记者实地探访时看到,酷6北京总部筑墙封闭了被裁员工的办公区域。(5月23日《新京报》)
媒体报道向外界传递了这样的氛围:被裁员工不容易,酷6网现任管理层同样也觉得不容易。对于酷6网现任管理层与被裁员工之间的对立,早已拍桌子走人的酷6网创始人李善友用了“相煎何急”来表达他的心情。其实,真正让所有酷6人都无比焦虑的原因,是盛大在战略架构与战略实施中,还存在考虑不周全的地方。高层战略失误所产生的压力正在慢慢向下传导。
按盛大管理层之前的设想,盛大应该是像迪士尼一样的企业。盛大收购酷6网大部分股份之后,盛大已拥有了非常完整的围绕娱乐内容进行开发的产业链:先由旗下文学网站产生原始的文本内容,然后通过出版,或改编成游戏、影视剧等形式,对内容进行深度加工,而影视剧这一块,最终可以通过酷6网进行播放,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当然,盛大也有可能给这个产业链之外的企业提供版权内容。除开这个因素,从表现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横跨出版、影视,游戏等多领域的设想,能很好地将盛大的业务进行系统地整合。
但现实可能不如想象的这么完美。首先,盛大的游戏业务绝对是强势性业务,其它业务短时间内怕很难获得平等的地位,盛大所打造的产业链,发展还很不均衡,以盛大上市公司的定位,它也不可能能容忍其它业务长时间大规模的亏损。第二,在具体的操作当中,还有很多操作层面的障碍,比如,网络文字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政策风险,进军影视,又受人才、资金等限制,酷6网这个播放平台更是烧钱烧得让人心痛。第三,盛大以游戏起家,正赶了游戏发展这辆快车,纵观其历史,发展没有经历大的风浪,而要以产业链的优势取胜,讲究的还是要从管理上要效益,盛大管理层未必适应这种新变化。
有人评论,盛大的战略执行常表现得有点虎头蛇尾,比如盛大盒子战略,比如对新浪进行的突击性股份收购,最终分别因对政策理解不深,对新浪管理层的反抗强度预想不足而不了了之。以盛大的迪士尼构想来看,如果将来不能成功,很有可能源于企业管理层对困难了解不足所致。盛大系现在所承载的业务群组,看似相关性很强,但要想操作起来,实际上挑战很大。在这个链条的很多节点上,盛大都会遇到非常强的竞争对手。多线出击,将极大地考验企业的资金与人才实力,同时也很考验领导者判断力与意志力。 “酷6”事件所引发的,只是这个考验的一个开始,如果盛大最终绷不住,迪士尼构想将很难实现。从企业历史来看,在以前的战略实施与执行中,盛大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能力还很弱。
媒体报道的一个细节有必要提一提:“酷6北京总部筑墙封闭了被裁员工的办公区域。”酷6网管理层的做法很“幽默”,这让笔者联想到,盛大会不会越来越封闭?盛大曾经给人带来过一些开放性的印象,但发生了像“酷6”裁员这种极具嘲讽性与戏剧性的事件之后,其底色在公众的心目中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智力资源的外来引入,肯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有媒体已将盛大公司描述成创始人陈天桥“老乡”、“同学”的天下。
也许,盛大管理层很必要反思:一是,将企业的业务进行系统化整理,这当然很重要,但构想应该充分考虑现实条件与风险;企业有没有必要建立全产业链?整体的价值与效率问题一定要考虑清楚,比如,像酷6这样的播放平台,中国比比皆是,就促进盛大业务发展而言,意义其实并不大,除非是想让它更加独立;另外,在对待职业经理人方面,要尊重专业人士的意见,游戏产业与视频产业肯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需要有更有经验的人来带队。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笔者相信,不管怎么折腾,酷6网裁员风波终将会成为过去,但对盛大而言,要走的路还很长,期待盛大能重新理清思路,走得更为稳健。(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立场)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