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找同城快餐啊_本地同城附近200元_700元三小时不限次数品茶_全国各地可约可空降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数字化转型 >

云医疗愿景美好 落地艰难

2011-10-24 23:50:00作者:张苗苗来源:

摘要在云计算等IT技术不断完善的今天,一般的IT环境可能已经不适合许多医疗应用,医疗行业必须更进一步,建立专门满足医疗行业安全性和可用性要求的医疗环境——“云医疗”应运而生。它是IT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今后医疗技术发展的必然方向。 ...

  在云计算等IT技术不断完善的今天,一般的IT环境可能已经不适合许多医疗应用,医疗行业必须更进一步,建立专门满足医疗行业安全性和可用性要求的医疗环境——“云医疗”应运而生。它是IT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今后医疗技术发展的必然方向。

  从概念上来讲,云医疗包括云医疗健康信息平台、云医疗远程诊断及会诊系统、云医疗远程监护系统以及云医疗教育系统等。

  医疗改革是近年来的少数几个热点之一。中国正在推进医疗卫生的改革以改善民生,而美国近期也通过了《病人?;ず涂筛旱R搅票=》ò浮芬蕴岣咭搅葡低车闹柿浚档统杀炯袄┐蟾哺敲?,毫无疑问,这些都是规模庞大又迫切需要的工程,而云计算则是其中的重点技术。

  不得不承认的是,医疗行业的I T建设比其他大多数垂直行业至少落后十年,这个提法毋庸置疑。大多数医疗系统依赖过时的工作流程:这些工作流程包括纸张病历、重复的检验结果、非数字化影像、手写记录、分散的IT 系统和孤立的信息;医疗服务人员之间的信息共享毫无效率可言,数据很少能够被移植;健康计划成本和享受保险的服务方面基本上没什么透明度,消费者和病人知之甚少,健康保险网站也极少给予明确的解释;医生们仍依靠传呼机作为一种主要的沟通工具;医护时间表及其他管理流程协调起来也很麻烦。

  普华永道健康研究所在2009 年的一项调查发现,美国每年用于医疗保健的开支高达2.2 万亿美元,但其中近一半白白浪费了。虽然几乎不可能指出具体是哪些因素导致了这种严重浪费,但这项调查的结果表明,医疗行业处于技术使用严重不足的情况,无法提高效率。

  医疗改革要求现在对医疗信息技术(H I T)进行现代化改造。《卫生信息技术促进经济和临床健康法案》(H I T E C H)提供了180 亿美元的资金,资助医院和医生采用一种名为电子病历(E M R)的格式,对病历进行数字化处理。政府之所以积极推进病历数字化进程,其初衷是:一旦病历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就可以更轻松地共享信息,可以消除重复检验,病人可以更有效地控制、更方便地访问自己的医疗信息。由于收益明显,医院和医生正迅速着重考虑实施电子病历方面的IT 工作。

  中国卫生信息协会副会长李包罗表示,区域卫生信息系统非常复杂,信息共享的高集成度与信息发生地和用户的极度分散存在巨大矛盾,只有在云计算环境下才能解决。同时,医疗云对隐私与安全要求很高,美国在推行类似的医疗系统时,曾因隐私问题没有被重视,而在推行过程中遇到了重重阻碍。

  虽然现在全国有些地方开始了区域卫生系统的试点,但是李包罗仍然对健康云的发展前景表示了自己的忧虑:现在的云计算还不成熟,没有统一的标准,各个云平台之间也还没有涉及到兼容性的问题,但是随着云计算在生活中的大量运用,将来不同的云平台之间会出现什么问题,还不得而知。

  正如在其他行业那样,考虑到需要注重病人隐私和敏感的个人信息,医疗行业内部关于基于云的解决方案是否切实可行的争议也从来停过??悸墙萍扑阌糜谝搅苹故保匦肟悸且韵路矫妫?/p>

  -系统必须能够适应各部门需要和组织规模。

  -架构必须鼓励以更开放的方式共享信息和数据源。

  -资本预算紧张,所以任何技术更新都不能给原本就不堪重负的预算环境带来过大的负担。

  -随着更多的病人进入系统,更多的数据变得数字化,可扩展性必不可少。

  -由于医生和病人将得益于远程访问系统和数据的功能,可移植性不可或缺。

  -安全和数据?;ぶ凉刂匾?/p>

  局部的解决方案消除不了医疗行业的阻力。只有深入了解医疗行业的厂商提供的医疗云解决方案才可能被用户接受。我们正在密切关注,看看医疗云会不会在私有云或混合云中扎下根来(由于安全性及其他行业特点),而不是在公共云基础设施中扎下根来。不管怎样,医疗行业面临的挑战很艰巨,需要创新的解决方案。

  我们历来坚持认为,医疗行业的创新需要借助行业以外的力量。今天,亚马逊、戴尔、谷歌、I B M、Intuit 和微软等厂商都已经制定了早期的云计算愿景,视自己为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我们相信,传统的医疗信息技术厂商与这些厂商合作会对它们自己有利,因为那样它们的专业领域知识就能与云计算方案(包括公共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结合起来,由此彻底改变医疗行业。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