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找同城快餐啊_本地同城附近200元_700元三小时不限次数品茶_全国各地可约可空降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数字化转型 >

郭树清履新20日 力推了十项监管举措

2011-11-25 18:32:00作者: 来源:

摘要11月18日下午,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再度表态,推出六大监管措施,内容涉及协调并推动债券市场统一监管、多管齐下降低IPO市盈率、创业板将先施行退市改革、启动创业板公司非公开发债、严打内幕交易、清理各类交易场所等方面。 ...

11月18日下午,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再度表态,推出六大监管措施,内容涉及协调并推动债券市场统一监管、多管齐下降低IPO市盈率、创业板将先施行退市改革、启动创业板公司非公开发债、严打内幕交易、清理各类交易场所等方面。

事实上,这是自11月初证监会对分红、发审、融资、透明度建设等四大热点问题回应后的又一次监管组合拳。

至此,从发行端、到上市公司治理端、再到投资者利益?;?,最后到退出机制的后端,证监会11月推出十项影响深远的举措,政策思路及具体措施涉及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方方面面,如此密集度和力度,实为罕见。

截至六项政策发布的18日,正好是新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履新第20天,业内人士评价,这体现出了监管新气象。

六项新规:从“入”到“出”

11月,对于资本市场监管制度的建设层面来说,不是深秋。

最新的监管推进来自18日下午证监会一众部门负责人联合宣布的六项监管新规。继上一轮四大热点回应及监管措施推出后,将监管新政推向深水区。

首先是对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触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当日指出,债券市场目前在产品品种、管理体制、标准要求等诸多方面,存在多元化、多重性。

“推进债券市场制度规范的统一和监管审核的统一,非常迫切。”这是今年以来证监会多次表态并大力发展公司债,并实质推进简化债券发行的审批程序后,首次将方向指向监管统一层面。

上述负责人指出,这需要统一准入条件,统一信息披露标准,统一资信评估要求、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投资者?;ぶ贫?,减少交易市场的分割,增强统一互联。

随后,就新股高市盈率问题,监管层表示要进一步深化发行监管后,又给出“以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为中心”的药方。

这意味着,未来的发行监管推进,或集中在以信披为纲上。

发审新动向也说明这点,此前的关于创业板发行监管工作沟通会,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我们目前能够关注到的、能让发行人与中介机构披露的信息都要充分披露,让各方置于全社会监督之下。”

此外,创业板再融资破题。而监管层选择以创业板公司非公开发债为切入点,主要基于两点考虑。

首先是选择非公开债的形式放开,有关部门负责人18日指出,由于创业板公司普遍存在“轻资产”、资产负债率偏低等特点,通过发行公司债,可在股东比例保持不变的前提下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实现公司良性发展。

其次,有助于抑制超募的冲动。“这或可抑制首次公开发行时一次募足的冲动。”上述负责人指出,“换句话说,如果这个公司还有大量资金,手头却没有合适项目,它就不会有发债冲动,因为发债要还本付息。”

 

一位PE人士指出,其实香港创业板市场,后续融资通道比较通畅,上市公司不会存在只有IPO募集资金一次机会,也有助于上市公司根据行业情况,合理制定融资与投资计划。

上述几大类别主要是解决资本市场“入”的问题,而“出”的问题,这次终于看到希望。

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深交所已提出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初步方案,针对现行退市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创业板自身特点,拟从增加退市标准、完善恢复上市审核标准、缩短退市时间、改进退市风险提示方式、设立单独的板块和退市后的去向安排等主要方面,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有关方案将在进一步论证的基础上尽快公开征求意见。

至此,联系此前的分红等四项措施,证监会11月的十项举措,由“入”到“出”,从中介机构、上市公司、投资者到参与各方,基本覆盖了资本市场的热点问题。

厚积薄发:监管新气象

“证监会新政的十个热点覆盖了全市场最主要的问题,如果把这些解决了中国股市就可能可持续发展了。”一位券商研究所所长对记者指出。他的观点代表了市场对领导层更换后的期待。

一个有趣的细节是,郭树清履新证监会主席之初,各界市场参与者纷纷发表给证监会主席的一封信,阐述自身对资本市场未来发展的期待与看法。而郭树清履新后的第一次公开演讲后,在场媒体抛出的问题是,“社会各界通过媒体向你递交的公开信看过了吗?”当其时郭的回答是,“都看过了。”

11月,郭树清带领下的证监会抛出的连续震撼举措,或者多多少少解答了市场的疑问。

然而,监管新气象或许并非一日之功。有业内人士指出,这应是监管层长久以来的厚积薄发。此轮提出的几大重点措施,皆是监管层一直研究预备推出的措施。

以创业板退市制度为例,据上述证监会部门负责人透露,早在2010年4月,证监会专门成立跨部门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研究专题小组”,距离创业板首批上市公司挂牌仅隔半年。

这个专题小组由相关职能部门、沪深交易所和中登公司等组成,工作是全面评估现行的退市制度,并测算退市对市场的影响,此外还需借鉴海外退市经验。由此形成一系列改进和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建议报告。

今年两会期间,深交所理事长陈东征接受包括本报在内的媒体采访时,曾透露创业板退市方案上交过程中的曲折。

据其介绍,交易所曾申报两稿,第一稿是直接退市。而第二稿,则考虑到资本市场利益群体非常复杂,尤其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大构成群体之一的散户,是监管层?;ぶ氐?,如果创业板公司直接退市,即不进老三板,有人提出,这些散户怎么办?所以深交所决定要找平衡点。“要退一步。”陈东征当时如此评价深交所的考虑。

经过近两年的反复调研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才有了现在深交所对于创业板退市制度的初步方案。

事实上,这种逐步推进的监管制度建设,不仅显示在创业板退市制度完善乃至证监会明确表态落实上,在发行监管、债券市场建设等方面也是如此。
  郭树清三把火引来股民叫好

“新官上任三把火”,面对众多投资者的殷切期望,新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的“三把火”会从哪里“烧起”显然最为市场所关注。

就在市场还在津津乐道的猜测当中,履新后的郭树清已经迅速点燃了“三把火”。第一把火烧向了不给投资者回报的“铁公鸡”上市公司;第二把火则烧向了把关不严的IPO;而这第三把火则把矛头指向了现行的退市制度,从近日证监会推出的六项组合拳中可看到,监管层将着力点放在了关注已久的创业板公司退市制度和A股高市盈率IPO的问题上。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不久的将来,ST股演绎的“乌鸡变凤凰”的故事或将越来越少了。

“火烧铁公鸡”

在频频陷入“融资市”、“圈钱市”、“造假市”的质疑之后,A股公司在回报投资者方面能否有所改善,成为检验新一届证监会执行力的“试金石”。

而郭树清上任后的“第一把火”,便是烧向了“铁公鸡”们,证监会明确要求上市公司明确分红政策。11月9日,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在解答四大市场热点问题时强调,证监会将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完善分红政策及其决策机制。

证监会表示:“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开始,在公司招股说明书中细化回报规划、分红政策和分红计划,并作为重大事项加以提示,提升分红事项的透明度。”

此举被市场认为是证监会新任主席郭树清走马上任后点燃的第一把火,而这把火一点燃就立竿见影地产生了效果。

据细心人士统计,分红新政消息一出,11月9日后披露IPO招股书的5家公司,均在申报稿中的“重大事项提示”栏对分红政策作了特别强调的说明。

这5家公司分别是绿城水务、千禧之星、鞍山矿机、苏州通润、新华人寿。强制分红政策一经公布,此前一向被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的“上市后的股利分配政策”,此番均在招股书开头的“重大事项提示”栏中被浓墨重彩地加以了描述。

看到以上变化无疑是令人欣喜的。但最终效果如何,仍未可知。2008年,在尚福林任内,证监会也出台了强制上市公司分红的政策,规定上市公司分红与再融资挂钩,再融资公司最近3年以现金或股票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3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但结果依然出现大量“铁公鸡”公司。

根据有关资料,从1990年末到2010年末,A股累计完成现金分红总额约1.8万亿元,分给普通投资者的红利却不到30%,只有区区的5400万元,而其同期的融资规模却高达4.3万亿元。截至2010年末,上市时间超过5年、且5年内从未进行过分红的个股就高达414家,连续10年以上没有分红的“极品铁公鸡”有30多家。相比海外市场,A股上市公司对股东的回报简直可以用“吝啬”来形容。

湘财证券分析师杨兴表示:“中国上市公司一直以来都有‘重融资,轻分红’的倾向,造成中国股市风气一直以投机为主。高层其实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之前有再融资政策涉及到强制分红,这次政策出台的影响范围更广,对树立中国股市的长期价值投资的理念会有长远的影响。”

IPO首发通过率下降

有很多市场人士认为,A股之所以迟迟不能走出低谷,关键问题之一就是新股发行不断。

或许是一种巧合,亦或是监管层释放了审理趋严的信号,从近期的种种迹象来看,与以往相比,11月以来IPO过会率骤降,IPO审核明显有趋紧的趋势。

而此时正是新一任证监会上任的第一个月,对此,业内人士解读认为,这是证监会新一任主席履新后烧起来的“第二把火”。之所以IPO过会率不断创出新低,正是因为郭树清上任后对新股发行严把关,开始“重质轻量”。

11月才刚刚过去20天,证监会发审委就已斩断了多家公司通往A股的上市之梦。资料显示,在11月2日结伴上会的4家公司中,深圳市淑女屋时装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广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濮阳蔚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纷纷折翼,只有成都利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一家获得通过。

 

除了上述被否的三家公司外,证监会发审委再次痛下杀手,11月14日,绿城水务、千禧之星IPO上会,结果双双被证监会发审委否决。

随后,“监管层拉紧IPO之门”的传言便在市场上蔓延开来。但证监会曾公开表示,IPO上会速度并未减缓,被否决的公司都是自身盈利和发展前景存在隐忧,都是个案?;八淙绱耍?0月以来,投行们就已经感觉到IPO审核悄然趋紧,过会率屡屡创新低。

暴降的过会率,引发市场越来越多的猜测,认为IPO过会率骤降与上市或与证监会新主席郭树清的新股发行新政有关但。也不少投行人士认为,这是短期内正常的波动,不必“自乱阵脚”。

向退市制度开刀

在郭树清主席连出“两刀”之后,证监会近日又推出了六项组合拳,着力点放在了关注已久的创业板公司退市制度和A股高市盈率IPO的问题上。

证监会方面日前表示,针对现行退市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创业板自身特点,拟从增加退市标准、完善恢复上市审核标准、缩短退市时间、改进退市风险提示方式、设立单独的板块和退市后的去向安排等主要方面对创业板退市制度进行完善。

实际上,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制度,但一直以来,退市制度不完善、形同虚设,是中国股市的最大弊端之一。有数据显示,自2001年初“第一版”退市标准实施以来,直至今天,A股退市公司总计仅有不到60家,大约占目前A股挂牌公司总数的2.6%,这差不多是“零淘汰”。

在任何一个市场,只要出现“只能进不能出”的现象,就都是畸形、肠梗阻的市场,最终将被噎死、撑死。退市制度不完善,是造成中国股市被指圈钱市、炒作市,无数企业拼着老命、不惜血本甚至采取弄虚作假、大肆行贿等违规违法手段上市的原因之一,也是造成市场约束机制不强的原因之一。

形同虚设的A股退市制度究竟症结何在?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通过博客回答了这个问题。董登新指出,现行A股退市制度的致命弱点在于退市标准单一,而且易于人为操纵,“现行A股退市制度唯一可以量化的标准是‘连续三年半亏损’就退市,这一退市标准很容易借助‘报表重组’来规避”。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现行A股退市制度存在的巨大漏洞,早已成为投资者、上市公司及监管层之间公开的秘密,垃圾股“死不退市”也成了潜规则。

令人欣慰的是,这一多年的股市痼疾有望在新一任证监会主席上任后得到破解,而市场也是一片叫好声,股民们纷纷呼吁郭树清履新后的这第三把“及时火”能够不折不扣地尽快落实下去。同时,投资者们还期望退市制度不仅要在创业板市场推行,还应尽快在主板市场全面推开。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