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数字化转型 >
逆推市场 创新而上——天健科技集团打造中国医疗信息化纪实
2011-12-01 17:43:00作者:宋莉 于家豪来源:
摘要 她最早从贸易起家,攫得一桶金,并开始涉足医疗设备的销售;觅得市场需求后迅速转身,成为中国大陆最先开发研制PACS(影像存档与传输系统)并提供最全面的数字化医院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并最早开展省、区、县三级公共卫生区域信息平台建设。她,就是创立于1993年、总部位于...
她最早从贸易起家,攫得一桶金,并开始涉足医疗设备的销售;觅得市场需求后迅速转身,成为中国大陆最先开发研制PACS(影像存档与传输系统)并提供最全面的数字化医院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并最早开展省、区、县三级公共卫生区域信息平台建设。她,就是创立于1993年、总部位于中关村丰台科技园区的天健科技集团——一个最早涉足中国医疗信息化系统并蜚声国内外的行业宠儿。
试水:探索医疗信息系统卖点
下乡知青、大学教师、政府干部、报社领导、对俄“倒爷”,这么多角色,很难和眼前这位天健科技集团的董事长兼总裁姜跃滨对号入座。然而,也正是这些经历,成就了姜跃滨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天健在初创时,纯IT和纯医学领域都有很多很强的公司,天健再进去是难有作为的。当时,医疗IT是个新领域,发展的空间很大,业内还没形成有规模的公司。如果能够找到超越竞争或者远离竞争之路,初创企业的发展空间就会很大。”
1995年,一位搞IT的朋友让姜跃滨了解了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时代商机:“中关村的计算机现在火极了,这一定是未来经贸发展的大趋势!”
许是机缘巧合,从事医疗工作的妻子谈到了医院对于信息化的需求:“如果将显微镜下看到的图片能够让相关科室医生在电脑上直接看到,对医患双方都省心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何不将二者结合起来做一个新的探索?”,姜跃滨一面到各大医院搜集实际的需求与呼声,一面拜访相关的高校与科研院所。谁都没有想到,这个被IT界和医疗界均视为外行的人,通过“借脑创新”,将自己搜集到的医疗需求转化为科技攻关项目,委托清华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计算机中心、中科院物理所、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等进行合作开发。
当年在代理销售神经电生理相关医疗器械时,姜跃滨开创思路,最早将神经电生理设备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并将此应用带到了乡镇医院,成为国内最早涉及神经电生理分析系统的研发者,并在山东部分乡镇医院得到成功应用,销售业绩在全国迅速放大,从乡镇医院逐步发展到了中大型医院。
1997年,姜跃滨又洞察到新的商机——放射图像通过计算机进行存储、通讯、浏览,再次通过“借脑创新”,使得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ACS问世,这个创新成果,为敢于“尝鲜”的福州军区总医院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良好的口碑,使得该系统迅速被其他医院耳闻并引进,天健在医疗信息化领域的第一锤成功敲响,成为中国大陆最早从事PACS的企业。这在当时国内市场仍然是国外大型公司大行天下的时刻,天健在产品价格只有国外厂商三分之一的情况下,其销售总量已接近GE。
值得一提的是,姜跃滨在天健涉足医疗信息化初期运用的并在后来不断贯穿发扬的“借脑”思路。天健公司拥有一支以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为主体的专业技术队伍,公司现有本科以上专业人才占总研发人员的80%,均具有3年以上研发经验。但是,为了不断提升自身的研发实力与项目攻关能力,除了单个项目的临时委托合作外,2008年,天健与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在天健总部签订“联合培养博士、博士后人员”协议,此后又与重庆文理学院共同开办“数字化医院实施工程师培训班”、与山东聊城大学合作共同培训学员,今年10月9日,天健又与广东药学院签约合作。
与此同时,天健还与Intel、Oracle、IBM、HP等著名IT公司长期深度合作。2005年起与INTEL公司合作在移动医疗提供先进解决方案;2006年与Oracle公司合作,使用先进的数据平台研发建设大型数据中心;遇到天健的大单子,IBM总部也能给予特别优惠。在双方的合作中,天健将大牌的设备和自己的软件整合在一起推荐给医院,渐渐地发展为一家系统整合商,为医院实施软硬件的打包服务。而且,依靠大厂商,天健的品牌也逐步上位。
打桩:奠定医院信息化通路
如果说医院单个科室间信息的传输与共享是天健打造出的一粒粒“珍珠”,那么,如何把这粒粒“珍珠”与医院全部科室穿成一条链,让这条链上的各个环节都能共享医疗信息化的便捷与规范就成了众望所归,天健的医院信息系统 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应运而生。
2000年,中国医疗和卫生保健信息网络工程即“金卫工程”在全国铺开。然而,这个小小的民营科技企业想在这个领域分一杯羹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天健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她精准的市场定位。在社会医院这个客户资源的竞争上暂时挤不过同行中的“大佬”,天健根据自身优势寻找突破点,先从部队医院入手。
“军卫工程是解放军总后卫生部和HP合作在解放军总医院的架构上研发的军字一号系统,天健果断步入了后期的系统升级阶段,迅速开拓了市场。”姜跃滨回忆,200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与天健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开发出的升级版本(具有排他性),军方医院可免费使用,天健可将该系统推向社会医院获得收益。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是西北地区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携手天健后,该院“军字一号”系统模块得到了系统的升级服务。通过天健无线医疗解决方案的实施,医院建成多个采用无线手段的医疗病区,极大提升医护工作效率;医院的放射、超声、核磁、CT等科室进行项目实施,共连接20余台各类设备、完成40余台工作站及400余个浏览点的建设工作。
过硬的技术实力及方案的科学性,让天健迅速赢得了军方市场,而在军方市场的成功应用,又助推天健迅速将触角延伸至社会医院。
无锡市人民医院是由原市一院、儿童医院和市五院建制整合组建而成的公立医院。天健公司为无锡市人民医院提供了数字化医院全面解决方案及软硬件总集成服务,在双方协力合作下,应用情况良好,为临床带来诸多效益,极大的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医疗服务水平和科研教学水平。目前无锡市人民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国内“整体规划、同步实施、一次上线”最成功的一家单位,受到业内专家高度评价。
如今,天健HIS、PACS、EMR(电子病历)、PEIS(体检信息系统)、PIS(病理信息系统)、ORIS/CCIS(手术麻醉/重症监护信息系统)、Medvision(医学影像工作站)等系列产品架构的数字化医院建设全面解决方案已应用于全国1000余家医院。
壮大:联通三级医疗信息网络
近年来,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推进和深入,“区域医疗”成为医改的热门话题,各地也随着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模式,这些模式的共同特点就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医疗信息化改革。
“信息共享将彻底改变全世界医疗保健产业的发展速度。在医疗领域,需要共享的信息可分为医疗管理信息和患者健康诊疗信息两部分。”姜跃滨认为,目前在我国实现医疗信息共享的难点在于理念问题、利益分配、基础网络环境和投资。在他看来,中国医疗信息的共享模式是:以某级地方政府为主导,先在某一区域内实现医疗信息共享,然后逐级推进互联。
河北省卫生厅是全国最早开展省级公共卫生区域信息平台建设的单位。由天健承建的河北省卫生厅数据中心项目整合了各类已有和在建、新建的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了全省卫生资源数据库、传染病报告数据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数据库、食品卫生许可等30余个公共卫生相关主题数据库,从基本医疗保障、药物管理、公共卫生管理、医疗服务体系管理、卫生资源管理等几个方面对卫生业务实现了综合管理。
重庆沙坪坝卫生局是全国最早开展区级公共卫生区域信息平台建设的单位,它的缔造者,也是天健。该平台实现了区属医院之间共享医护数据,医生可以将患者在任意一家医院的化验或检查结果用于诊断,避免了患者重复检查,减轻了患者看病就医成本,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实现了沙坪坝卫生局对下辖医疗机构实时的药品监管、财务监管、人员监管、绩效考核等各项管理,使卫生局的监管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天健为湖南省安仁县打造的“业务全覆盖、系统全集成、信息全共享、数据全互通、资源全整合”的县域卫生信息化解决方案,是国内首个以提高农村公共卫生与疾病防治水平和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为目标的县、乡、村一体化县域卫生信息化试点。在全县辖区内实现了健康信息互联与医疗信息互通和信息共享,并与301医院建立了远程医学会诊平台。
在丰台科技园区领导的关心和各级政府机构的帮助下,天健在18年的医疗行业浸染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目前拥有数字化医院信息化解决方案和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解决方案两大产品线,包含近40项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系统;参与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综合信息平台等一系列国家重点项目;参与了卫生部及总后卫生部的9项标准的制定;刚刚获得的“2011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最具影响力的行业品牌”已经是公司的第13个全国排名的奖项……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姜跃滨看来,创新就是持续不断地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的提升与改进。2010年5月27日,天健与IBM公司共同宣布一项战略合作计划:天健将推出基于IBM云计算架构的区域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低成本、易管理且可以按需灵活扩展的信息共享平台,双方共同致力于我国区域医疗数据中心新模式的开发与探索,为新医改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这必将成为天健未来又一个夺目的创新点。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下一篇:医疗信息化行业资讯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