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找同城快餐啊_本地同城附近200元_700元三小时不限次数品茶_全国各地可约可空降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医疗 >

深入推进医改 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可靠保证

2012-05-17 19:09:00作者: 来源:

摘要 据卫生部最新监测分析,我省医改综合排名西部第1位、全国第8位,其中12项工作列全国第1位、3项列第2位。日前,卫生部部长陈竺到四川检查指导工作时,对我省三年来医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陈竺表示, 2009年中央启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四川的医改工作取得了巨大...

  据卫生部最新监测分析,我省医改综合排名西部第1位、全国第8位,其中12项工作列全国第1位、3项列第2位。日前,卫生部部长陈竺到四川检查指导工作时,对我省三年来医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陈竺表示, 2009年中央启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四川的医改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仅在西部领先,而且名列全国前茅,创造了宝贵经验。

  四川医改有哪些特色?对经济社会发展又产生了哪些深远、重大影响?14日,记者专访了省卫生厅厅长沈骥。

  记者:与全国相比,我省在推进医改方面有哪些特色?

  沈骥:首先,坚持党委、政府领导,加大部门间协同配合。医改是关涉民生的系统性工程,作为医改成员单位,卫生部门始终坚持省委、省政府和省医改领导小组的强有力领导,坚持与财政、人社、编制等部门强化配合、协同推进,确保改革既遵循医药卫生行业规律,又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同时,作为医改主力军,卫生部门主动承担了改革主体责任,发挥卫生系统主战场作用,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不断增强执行力,确保按时完成各项改革任务。

  其次,是强化责任制管理,带动基层积极行动起来。省政府将医改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层层签订医改工作责任书,实行包保责任制,并与单位绩效考核挂钩。各市(州)、县(市、区)成立了医改领导小组,形成了政府一把手负总责,发改、财政、卫生、人社等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合力推进的医改工作格局,确保了医改工作顺利推进和三年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再次,抓典型抓督导推进医改。在医改调研中,我们找准了基层医改绩效考核、基本药物使用监管、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等改革难点工作,总结了新津县医改信息化、广元市医保管理改革和邛崃市县级医院药品竞价采购等典型做法,在全省推广实施。同时,建立了医改综合督导和专项督导制度,省医改办按照要求定期组织综合督导和专项督查,按月监测医改工作进展情况,每月通报市(州)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及省医改各成员单位,有效促进了医改工作深入推进。

  记者:信息化作为推进医改的重要手段,我省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沈骥:在基层医改中,我省指导新津县、什邡市、雅安市等地开展信息化建设,并依托信息化促进基层各项改革工作。通过信息化,实现了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服务信息联动,为居民建立起动态、连续、真正有效的健康档案;系统自动生成医务人员的量化考核,为科学合理地开展绩效考核提供了支撑;推动了优质医疗资源整合利用,大大带动了乡村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记者:三年医改,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深远、重大影响?

  沈骥:首先,通过三年医改,让政府、老百姓和广大医务工作者进一步明确了推进医改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2009年以来,全省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三年累计受益2.77亿人次,6400万农民住院费用新农合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三年增长47%,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病有所医、医有所保”的期盼得以实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社会和谐度得到提升。

  其次,各级主管部门之间形成了一种共识,那就是,深入推进医改必须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为基础。

  第三,医改有效释放了医疗服务需求,带动了医药产业的投入和增长,为医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添了强大动力,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进一步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2009年-2011年,全省政府性医疗卫生支出达848.5亿元,年均增长35.4%。受益于医疗服务需求增长的有力带动,全省2011年医药产业总产值达817亿元,比2008年增长96%。预计2012年,我省医药产业总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为扩大内需战略的深入实施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医改工作做好了,能有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我省稳定增势高位求进加快发展提供可靠保证。

  记者:今后我省医改工作的目标和重点是什么?

  沈骥:2012年,我们将牢固树立“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体居民提供”的理念,坚持“统筹安排、循序渐进”的基本路子,突出医保、医药、医疗“三个重点”,按照全国、全省医改工作会议部署,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不断提高新农合参合率、筹资水平和报销比例;坚持实施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丰富基层用药,提高村医补助;牢牢抓住公立医院改革,每个市选1-2个县医院进行基本药物制度和零差率试点,使公立医院逐渐回归公益性,同时创新公立医院利民、惠民、便民措施,使服务质量不断提高,让人民群众感到实惠。抓好公立医院对基层引领的三件事:对口医疗、远程会诊、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的支持和帮扶。同时,增强各项改革的协同性,统筹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药品生产流通、医药卫生监管等领域改革,促进我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从打好基础向提升质量转变、从形成框架向制度建设转变、从试点探索向全面推进转变,切实保障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